l美國職棒大聯盟全明星賽(Major League Baseball All-Star Game)
全明星賽在1933年首度舉辦,曾經於1945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1959-1962年期間,一年舉辦兩次明星賽;2008年比賽長達15局為最久的一次;2010年在洛杉磯道奇隊的郭泓志入選明星賽,成為首位入選大聯盟明星賽的臺灣球員。
在這82屆的全明星賽歷史中,國家聯盟以43勝略贏美國聯盟,而從2003年開始新增一項規定:凡是在明星賽獲勝的聯盟,將可以享有「世界大賽」的主場優勢,這不但增加所有球員們的求勝心,也說明全明星賽不再只是娛樂性質的表演節目。
在球員的票選方面,有下列幾種形式:
●球迷票選:
球迷可由大聯盟官方所提供的選票,或是經由網路來參與投票,除投手以外,獲得最高票的8個位置球員,則入選所屬聯盟的明星隊。若明星賽在美國聯盟的主場進行時,美國聯盟的明星隊會增加一個票選指定打擊的選項;在國家聯盟的明星隊方面,則無論明星賽在哪裡舉行,都不會有票選指定打擊的選項。不過2010年起,不管是在哪個聯盟的球場舉行,都強制執行「指定打擊制」,其中國家聯盟的DH由教練團選出。
●教練遴選:
所有的投手(不論先發球員或替補球員),以及野手的替補球員,由各隊教練遴選產生;一般教練會遴選二十三位球員進入全明星賽陣容,其中包含十位以上的投手,以及每個守備位置至少一位替補球員,而且每一個大聯盟球隊至少都要有一位球員入選。若明星賽在美國聯盟的主場進行時,美國聯盟的教練則只會遴選二十二位球員,其中也會包含指定打擊的替補球員。
●剩餘名額:
為了避免明星賽選拔之中的遺珠之憾,在球迷票選以及教練遴選所產生的三十一人名單之外,另外還會有一個由各隊教練與大聯盟官方所推薦的兩聯盟各五位球員名單,提供球迷參與票選,獲得最高票的球員,同樣可以進入全明星賽陣容。
●遞補參賽:
若獲選參加全明星賽的球員,本身因為受傷、或單純個人無參賽意願時,會由其他球員遞補參賽。其中由球迷投票產生的先發八人中,若有球員無法參賽,一般會由第二高票的球員遞補;若是由教練遴選的因故球員無法參賽,教練會另外遴選其他球員。全明星賽正式參賽的球員名單,通常會到舉行前一天才會正式確定。
●先發球員:
由球迷票選產生的八位野手,以及教練特別指定的先發投手,擔任明星賽的先發工作。若明星賽在美國聯盟的主場進行時,國家聯盟的指定打擊也是由教練指定。
●教練團成員:
由前一年打進世界大賽的兩聯盟球隊教練擔任總教練。
相關規定上一場比賽以進行9局為原則,若打滿9局雙方仍為平手,則必須進行延長賽直到分出勝負為止。另外每一任投手投球局數不得超過3局,若先發投手投滿三局,而球隊能保持領先至比賽結束時,則該位投手可獲得勝投的資格。
今年的全明星賽將在臺灣時間7/15早上7點半舉行。本屆明星賽一共有66位球員,其中26位是首次入選;本季戰績非常突出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總共有6名球員入選本屆明星賽,為最大的贏家;而今年也是洋基明星游擊手、隊長Derek Jeter最後一次參加全明星賽,球季結束Jeter將會卸下條紋衫戰袍,正式退休。
兩聯盟先發球員名單如下:
守備位置/聯盟 |
美國聯盟(AL) |
國家聯盟(NL) |
一壘手(1B) |
Miguel Cabrera(老虎) |
Paul Goldschmidt(響尾蛇) |
二壘手(2B) |
Robinson Cano(水手) |
Chase Utley(費城人) |
三壘手(3B) |
Josh Donaldson(運動家) |
Aramis Ramirez(釀酒人) |
游擊手(SS) |
Derek Jeter(洋基) |
Troy Tulowitzki(落磯) |
外野手(OF) |
Mike Trout(天使) |
Carlos Gomez(釀酒人) |
Adam Jones(金鶯) |
Andrew McCutchen(海盜) |
|
Jose Bautista(藍鳥) |
YasielPuig(道奇) |
|
捕手(C) |
Matt Wieters(金鶯) |
Yadier Molina(紅雀) |
指定打擊(DH) |
Nelson Cruz(金鶯) |
Giancarlo Stanton(馬林魚) |